2025-09-24 作者:HKUST
本文来源于: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与复旦大学于9月15日宣布,双方将进一步拓展策略伙伴关系,以促进全球新工程学科的学术交流,并携手建设一所创新中心。双方在港科大清水湾校园举行的首届“相辉创新前沿国际论坛”上正式公布相关深化合作的安排。是次合作乃沪港两地凭借顶尖高等院校共建创科协作平台的重要举措,将重点聚焦化学能源、智能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交叉领域,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推动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与青年人才培养。
以下内容转载自:香港科技大学快讯

在港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右一)及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教授(左一)见证下,港科大工学院院长罗康锦教授(右二)与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院长兼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院长赵东元教授(左二)于双方合作举办的首届“相辉创新前沿国际论坛”开幕礼上,签署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
论坛汇聚来自全球近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多位顶尖科学家和青年学者,他们就化学及智能材料等题目作分享及交流。活动亮点之一是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与港科大工学院共同签署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

首届“相辉创新前沿国际论坛”汇聚全球近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多位顶尖科学家、青年学者,就化学及智能材料的主题作分享及交流。
备忘录由港科大工学院院长罗康锦教授与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院长兼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院长赵东元教授代表双方签署,并由港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及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教授作见证。
备忘录合作重点:
· 专注新工科:将重点聚焦化学能源、智能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交叉领域。
· 合作项目:共同打造「复旦–港科大相辉创新前沿国际论坛」等品牌学术活动,作为定期的学术交流平台,并推动教师互聘、科研平台共享等。
· 人才培育:开展学生交换项目,每学年互派研究生进行交流学习,共享实验室资源,并提供暑期课程、科研实训等多层次培养支持。
· 区域融合:充分释放沪港双城优势,优先在长三角和大湾区推动技术孵化与成果转化。

复旦大学汪源源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科学无国界、合作无远弗届。我们期待以相辉论坛为纽带,深化全球合作,期待论坛成为全球科学家信赖的舞台、颠覆性创新的源泉,让青年才俊在双城学术滋养中成长,共同培育应对全球挑战的未来力量。”

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教授致欢迎辞。
港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表示:“此次合作汇聚了港科大与复旦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雄厚实力,以及于创新科技转化方面的卓著成就,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我们于沪港两地之间构筑桥梁,不仅是联系两所顶尖大学,更是要建构一个融探索与育才于一体的生态系统,以加速攻克全球最迫切的挑战。”

港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致欢迎辞。
两校领导一致表示,共建两校新工科领域常态化、高规格的国际科研合作与人才共育机制,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发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全球科技前沿需求。
| 沪港携手,共绘区域协同创新新蓝图
是次合作乃沪港两地凭借顶尖高等院校共建创科协作平台的重要举措。复旦大学近年来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成立包括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在内的六大新型学院,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 相辉研究院作为基础研究特区已引进21位杰出学者; 港科大则凭借在工程科技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在人工智能、可持续能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持续引领区域创新发展。
| 深耕厚植,构建全球学术创新共同体
自1998年签署首份校级合作协议以来,两校合作历经二十余载,已结出丰硕成果。新一轮合作将重点聚焦化学能源、智能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交叉领域,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推动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与青年人才培养。
| 首届论坛云集顶尖国际学者
首届「相辉创新前沿国际论坛」由港科大、复旦大学、东方菁汇集团联合主办,出席者包括港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及上海东方菁汇亚太人才交流和发展中心主任罗湘军等。开幕礼由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范智勇与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院长赵东元教授共同主持。

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院长兼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院长及相辉创新前沿国际论坛大会主席赵东元教授。

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兼相辉创新前沿国际论坛大会主席范智勇教授。
论坛以「开放、协作、创新」为主题,汇聚了全球科技界的顶尖学术领袖,包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之父」Michael Grätzel教授(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纳米材料领域开拓者Lars Samuelson教授(隆德大学)、杨培东教授(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崔屹教授(史丹福大学)、段镶锋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以及陈晓东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出席论坛开幕礼的嘉宾包括港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右六)、港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右四)、港科大工学院院长罗康锦教授(右五)、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范智勇(左一)、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教授(左五)、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院长兼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院长赵东元教授(左六),及主旨演讲嘉宾Michael Grätzel教授(左三)、Lars Samuelson教授(左二)、杨培东教授(右二)、崔屹教授(右三)、段镶锋教授(左四)及陈晓东教授(右一)。
论坛设立化学前沿、智能材料前沿及交叉前沿三个分论坛,邀请二十余位青年科学家参与研讨,此外,论坛特别设置「相辉海报奖」和「青年人才交流会」,鼓励在化学能源材料交叉学科领域的优秀青年学生,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青年人才培育,打造开放协同的国际科研合作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