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睿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思睿新闻 > 最新资讯 > 教育 > 【校园动态】港科大汇聚全球及本地专家智能 构建第三间医学院蓝图 举办两场会议 推动筹办医学院愿景

【校园动态】港科大汇聚全球及本地专家智能 构建第三间医学院蓝图 举办两场会议 推动筹办医学院愿景

2025-03-21 作者:HKUST

本文来源于: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顾问小组与医学教育工作小组汇聚顶尖医学专家于上月召开会议,为大学筹办香港第三间医学院的计划提供专业意见。工作小组审视后一致认同港科大提出的课程设计,而顾问小组亦鼓励大学善用其在人工智能及其他先进技术领域的独特优势,培育临床与科技实力兼备的医学人才,以推动医疗健康创新发展。这两场会议为大学的计划确立了清晰的蓝图,包括敲定课程框架及建议书方案等。顾问小组及工作小组未来将继续为港科大提供策略性的指导,确保港科大筹建的医学院能成为一所推动香港乃至全球医疗变革的学府。


以下内容转载自:香港科技大学快讯


1742524260211360.jpg

由右至左:校董会顾问小组成员黄天荫教授、何大一教授、Ara DARZI勋爵、小组主席梁智鸿医生、港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港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校董会副主席施熙德女士,和大学司库姚建华先生。

港科大近日很荣幸邀请到香港大学医学院首位女性院长兼该校前高级副校长杨紫芝教授担任工作小组特别顾问。在杨教授加盟后,小组云集四位来自本地和内地院校的现任及前任医学院院长、以及多位资深医生和医学专家,在最近举行的会议上,一同审视港科大提倡的课程设计,并对有关方案表示赞赏。

1742524296110506.jpg

港科大医学教育工作小组联席组长霍泰辉教授(屏幕上方)与梁宪孙教授(左三)、特别顾问杨紫芝教授(右三)、成员黄天荫教授(屏幕中间)和王殷厚教授(左二),与其他港科大高层就计划中的医学院课程进行讨论。

与此同时,顾问小组近乎全体海外成员首次聚首香港出席实体会议,小组主席梁智鸿医生热烈欢迎亲身与会的成员,包括来自伦敦帝国学院的Ara DARZI勋爵、哥伦比亚大学的何大一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的黄天荫教授,而身在斯坦福大学的Roger KORNBERG教授则通过线上参与。此外,港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港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校董会副主席施熙德女士、大学司库姚建华先生与其他高层管理人员亦一同出席会议。 

1742524340214066.jpg

Roger KORNBERG 教授(屏幕上)于线上与其他顾问小组成员及港科大高层管理人员一同出席会议。

顾问小组会议首先由港科大代表介绍计划的主要策略范畴,内容涵盖医学院的定位、课程设计、教学医院的合作、本地和国际教职员招聘及可持续资金模式等。小组成员就各范畴提供专业建议及宝贵见解,尤其深入讨论四年制第二学位医科课程的优势与可行性。他们强调,透过将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提早融入医学教育,可培育学生成为具临床实力并精通科技的医生,以推动医学及治疗技术创新,革新医疗服务模式。凭借港科大在科研方面的坚实基础,特别是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及工程科学领域的优势,定必开创未来医学教育先河,促进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医疗培训、研究和创新枢纽。 

顾问小组主席梁智鸿医生对港科大筹备医学院的努力予以肯定,他说:「港科大凭藉其在人工智能及前沿科研领域的优势,提出培育兼具临床实力与精通科技的医生,此具前瞻性的医学教育方针值得赞赏。港科大致力结合创新医疗培训模式,必将为新一代医生做好准备,引领医疗突破。我相信在顾问小组的支持下,港科大筹建的医学院不但能满足本地医疗需求,更能巩固香港在全球医疗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港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衷心感激顾问小组及医学教育工作小组作出的贡献,他表示:「我衷心感谢两个小组的每一位成员, 尤其是跨越四个不同时区、亲身莅临或经线上参与会议的海外成员 ,他们展现了对港科大坚实的支持,并为我们提供宝贵的专业意见。小组成员多元的背景及国际视野对完善港科大筹备香港第三间医学院的计划尤其重要,他们的远见将协助我们培育面向未来的医疗人才,以应对全球不断转变的医疗需求。」

港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感谢顾问小组和医学教育工作小组的鼎力支持,她表示:「两个小组均由全球知名的医学领袖、临床专家及学者所组成,他们为港科大汇聚在本地、内地及国际丰硕扎实的经验,并提供横跨医药、公共卫生及教育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小组成员的真知灼见将引领港科大筹建的医学院成为推动医疗发展的创新典范,我们将携手共建一所结合卓越临床实力与科技创新的学府,以塑造医学的未来发展。」

这两场会议为大学的计划确立了清晰的蓝图,包括敲定课程框架及建议书方案等。顾问小组及工作小组未来将继续为港科大提供策略性的指导,确保港科大筹建的医学院能成为一所推动香港乃至全球医疗变革的学府。

    • 请填写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