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作者:大公报
本文来源于:大公报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离不开高等教育助力,打造创科中心更需要大学引擎驱动。曾经担任三藩市州立大学校长、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的吴家玮对此非常认同,他认为大湾区欠缺世界一流高校,导致创意和创新的能力不足,这是最大隐忧。他指出,“目前香港的高等教育仍可担当大湾区的枢纽角色,多作贡献,带动湾区科技进步。”这方面不容轻视,政府和社会必须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过去香港社会走入误区,过分注重‘两制’而不重视‘一国’的原则,现在情况变了,能否善用大湾区机遇,须看香港自身如何改进。”吴家玮赞赏澳门善用优势做出成绩。他表示港人也要调整心态,与内地合作共赢,不能讲多做少,雷声大,雨点小,“不管你喜欢与否,世界在变,中国在变,香港若要保持繁荣,不能不变。”
粤港澳湾区欠缺世界一流大学
记:人们说世界一流湾区的掘起离不开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您如何评价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实力?
吴:对任何地区的发展来说,高校群都起着莫大作用,不单是经济发展,也包括文化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带动整个地区的全面发展。高等院校所汇集的专家来自不同领域,志在追求真理,不以营利为目的。
无可否认,粤港澳大湾区在高等教育方面是个短板。广州有几所很强的研究型大学,但不多,与其经济能力相比,还是太缺乏“双一流”院校 (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深圳的大学发展很快,早前以国内外大学的分校为主,近年来增加了独立的大学,发展得很快,水平甚见提高。珠江口其他城市有一些很好的学院和大专,其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也有多种院校,有些办得不错,可是欠缺“双一流”大学。
澳门与珠海已迈出一步。澳门大学近年来脱胎换骨,进步神速。珠海在横琴岛上提供土地,让澳大建造了既实用又美观的校园。听闻岛上将在澳大比邻另建一所独立的大学,与澳大合作互补。这么两所大学,加上研发机构,大可成为珠海发展横琴新区的核心。
粤港澳大湾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严重偏低,据闻不足17%,而纽约湾区超过40%。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和文化创新中心,构建高等教育体系很重要;身处“一国两制”特殊环境,完全有条件互利合作共赢,激发区域内创新活力。
建议对港澳生实施一条龙政策
记:现在港澳高校去内地合作办校成为热潮,也有人主张应支持内地高校到港澳办校,形成双向融合,您如何看港澳高校的枢纽角色?
吴:合作、交流、融合,当然不该是单向的,但不要一窝蜂拔苗助长。这两年粤港澳大湾区多所高校与港澳合作办学;大湾区内地九市有20所新高校筹建或开始动工,其中有八所是与港澳高校合作办学。超过30个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单位在推进新建高校及校区等建设,而且都以理工科为特色,很多想办成研究型的科技高校。
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广东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实力不相称。现在追赶,但不必把定位都瞄准产业升级的需要,还应该在发扬中华文化、引进国际优势的基础上,打造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软实力。
看到习近平主席说国家要帮助港澳青年解决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成就人生梦想;我想这与办好高等教育息息相关。很希望大湾区能对港澳学生实施一条龙政策,包括学分互认、就业不限、创业有助,让港澳青年看到成就梦想的前景。
香港的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暂时还处大湾区内的领先地位,但不宜捧得太高。本来应该可以做得更好,可是九十年代往后,香港的教育政策缺乏远见,加上政治化的影响,出现混乱。教研成就虽有可以自傲之处,但是拥有近800万人口、背靠强大腹地,以国际大都会的标准来看,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香港的高等教育在数量和研究经费上无法与北京、上海相比;即使如此,学术研究还很有成就。可惜长久以来政府和社会对科技研发和人文创作支持不足,很需要改变心态和运作。至於研究和创作的成果应用,大可在大学内外建立更多的高质量研发机构,大幅加强科技和文化创业的资源和动力,不要讲多做少。
用好优势,不能急功近利
记:您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创校校长,您认为大湾区的高等教育未来要注意什么?
吴: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的成败,关键之一在高等教育;这是长线投资,不能急功近利。且举我最熟悉的例子:90年代初,我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同事们在“香港湾区”的概念驱使下,就开始在珠江口寻找学术合作伙伴,继而在深圳市的南山区,与北京大学和深圳市政府合创了“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港产学研基地”和“医学中心”。几乎同时,又在当时还属于番禺市的南沙,与霍英东基金会合创了“香港科技大学资讯(信息)科技园区”。
那十多年里,我们的一位同事陈介中教授把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航天教研经验带到香港,转变成环保科技,以此观察、研究和预测珠江口和近海的水质和空气质量,更培养了不少今天在内地卓有成就的环保专家。
在另一位同事齐锡生教授推动下,我们跨出“香港湾区”,延伸到海南,为海南省政府培训了一班又一班的决策层干部,并多次去到海南为政府提供各方面的咨询。当时的愿望亦是为香港进入华南重地打头阵,帮助海南发展成为进入东南亚的基地。可惜香港的政府和商界缺乏视野,没能善用科大这一类的高校人才。
这些例子令我坚信办好教研须有长远的志向和毅力,是长期持续的事业。喜见二十多年后,香港科技大学在史维校长和同事们的努力以及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南沙开办与清水湾校区平起平坐的广州校区。
记:可否结合外国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实例,说明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如何发挥优势融合发展,打造一流高等教育?
吴:好吧,我们与三藩市湾区相比。三藩市湾区拥有多种类型的高等院校: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博雅学院、职业培训学院、普及教育机构。包括州立的、市立的,公立的、私立的,甚至营利性的高校─竟还有一些令人不齿的“学店”。
美国的国情与中国不同,体制和机制都是地方各自为政,不讲大一统的规划,因此没有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这些经济区观念。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经济区都是自然形成的,包括三藩市湾区在内。虽然普遍把加州北部的一些城镇统称为三藩市湾区,其实这个湾区里的三大城市没有优势融合的观念。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发挥我国体制的优越性,调试不同城市之间高等教育的合作关系。至於深港联手,还需港人甩掉心态上的包袱,同时需要特区政府大量起用专才,才有打造引擎的能力。
香港过去有个误区:过分着重“两制”而不重视“一国”的原则。现在情况变了,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带来大量机遇,能否与内地城市融合优势,善用机遇,要看香港自身如何致力改进。澳门善用“一国两制”所带来的机遇,情况乐观得多;经济的多元化则需与珠海结合。澳门和珠海建立了联手发展横琴的计划,令人鼓舞。
河套宝地应该怎么发展?
记:香港最近推出北部都会区计划,其中涉及到您曾经参与的河套开发,您对河套地区建设有什么新的考虑?
吴:最近香港特区政府发表了一则令人震惊和兴奋的大计,称为“北部都会区”的300平方公里,包括了三个功能不同而互补的“圈”,将全面与深圳衔接。港深合作是必然趋势,要真抓实干。
十几年前,深圳把落马洲河套地区让给香港管理时,特区政府成立了一系列小组,讨论如何把这块近一平方公里的宝地有效运用。没有记错的话,当时竟有小组建议在这个远离客运机场的地方建造工业商品展示基地,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小组建议在这远离货运机场和码头的宝地上建造大量仓库。特区政府让我主持的科教小组,开会多次,之后上交报告,建议在河套地区创建教研基地,与深圳联手发展高等教育和科技研发。没想到这份报告竟获得特区政府青睞,成为向深圳提出的正式建议。深圳当然特别高兴。可惜多年来特区只说不做,没有实质进展。一直到2017年终於与深圳签了合作协议,在此筹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决定从2019年开始,合力打造“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落马洲河套成为其中的“河套A区”。
河套发展涉及两地的政策和法例,或许因此拖延多年。我曾经向深圳提建议,说深圳早已进入高科技创新创业期,或许可以撤销九十年代初为加工企业设立的福田保税区,善用那紧邻香港的1.35平方公里。得到的回音是:“晚了,这些地块早就给了多家大企业,收不回来了。”但2019年开始有了变化,两地共同打造的“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共分三区,一是落马洲河套的“河套A区”,二是“河套A区”北岸的“河套C区”,三是部分福田保税区的“深港协同创新中心”。
不仅是河套,还有香港的边界禁区。土地面积28平方公里的禁区,回归这么多年还有需要吗?拖到2008年,特区政府终于决定把它分阶段缩减到4平方公里。整天说是缺地的香港,突然出现了24平方公里!十几年来,虽然分阶段缩减了禁区,释出若干地块,可是如何善用,总是讲多做少。最近时局大有改进,喜见政府下了决心,将会干好几件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大湾区高等教育有条件做领头羊
记:看您好像言犹未尽,还想聊点什么?
吴:还想回过头来,讲教育。有关内地的教育问题,最被群众诟病的,一是本科教育,二是应试教育。看到教育部不断制定政策,认真改善这两方面的现况。
本科教育方面,固然需要满足现实所需,让年轻人学习专业知识,加强就业机会,养家立业;却也需要有助优化人们的生活素质,包括建立民族意识、巩固文化基础、扩展国际视野、了解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的角色。我们的学术团队有一套特色的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可以在大湾区及华南海岸试行。这事待有眉目时再与您谈。
与北京、上海等相比,高等教育的相对落后反而为大湾区带来意想不到的优势。怎么说呢?没了整群老牌院校早已养成的主观意识和累积的既得利益,我们得以运用罕有的空间,在赶超过程中,带头试用创新思维,改善本科教育的运作;带头落实平衡发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若能做到这些,粤港澳大湾区将为全国示范,扮演领头羊角色。
对不起,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对14亿人口的国家来说,需要面对和解决太多问题。有关九年义务教育、中职、高职、外培、内卷,还有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加上网络教育、智能教育,这些我都不懂,必须向专家和年轻一代求教,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