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最新动态】再创佳绩!8个SHCIRI特聘教授牵头项目亮相第五十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
4月9日至13日,第五十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在瑞士举行。香港科技大学37支参展队伍共夺得38个奖项,包括两个特别大奖、22个金奖(其中7个为评审团嘉许金奖)、以及多个银奖和铜奖,获奖数目冠绝往年,再度创下历史佳绩,并领先本地同侪,充分展现港科大在包括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技术、航天工程等不同范畴的领先地位。 港科大的创新转化成果在发明展上备受认可,获奖发明中就包括了8个由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特聘教授牵头的发明项目。其中,由港科大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孙庆平教授领导的团队获颁特别大奖「Prize of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luj-Napoca – Romania」。祝贺此次获奖的参展团队!
【校园动态】港科大率先试用首个港产AI大模型HKGAI V1 推动教育创新
香港科技大学的师生由4月22日起,可率先免费试用由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开发、本港首个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LLM)HKGAI V1。该模型早前已率先获多个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试用,是次进一步开放予港科大师生,使港科大成为全港首家试用此模型的学府,标志着大学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同时释放教学无限潜能,有利推动更多创新意念、研究协作及负责任的AI应用实践。
【科研动态】从激光到电池:科大研发突破性单步激光打印技术 革新锂硫电池制造
由香港科技大学综合系统与设计学部助理教授李桂君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创新性的单步激光打印技术,可显著提升锂硫电池的制造效率。该技术通过纳秒级激光诱导转印工艺,将传统制造中耗时冗长的活性材料合成与正极制备步骤整合为一步完成,为可打印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工业化生产开辟了全新路径。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校园动态】「AI电影节」港科大圆满落幕
由香港科技大学举办的首届「AI电影节」日前圆满落幕。是次活动为大中华区首个完全利用AI技术创作的100%「AI电影节」,收录全球逾80个国家和地区、700多部全AI生成的短片作品,最终三部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获颁发多个奖项,充分展现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无限可能。 港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与一众嘉宾亲临出席放映会,观赏多部入围作品。此外,港科大于放映会前亦举办学术论坛,邀请不同领域专业人士交流真知灼见,吸引近600位电影爱好者共襄盛举。
【科研动态】揭秘超流体:港科大研究揭示偶极相互作用如何影响二维超流体行为
由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曹圭鹏教授领导的国际物理学家团队,最近在研究中首次在二维偶极超冷原子气体中观测到BKT相变,这项突破性研究对理解二维超流体在长程各向异性相互作用下的表现立下了新的里程碑。未来通过进一步增强偶极相互作用强度,将有望观测到低维系统中更丰富的自发形成结构。
产学研
  • 科学研究

    深港协同创新实验室集群汇聚香港科技大学相关科学领域的中坚力量,围绕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重点发展方向,聚焦信息科技、生物科技、金融科技三大领域,深耕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研发输出。
    研究院实验室集群现已布局数据科学、机器人与自动化、能源与环境、集成设计、智能制造、先进材料、微电子及光电子封装测试、生物医药等领域,研究院将携手科研团队,将先进的科研思路及开阔的学术眼光带到深圳,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创新贡献力量。.

  • 创新创业

    蓝海湾于2016年在香港科技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成立,正式开始为创业社群提供有价值的创业服务。随着大学与福田区政府达成产学研合作,蓝海湾于2019年正式进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全面升级成为港科大首个跨平台校级创业孵化器。
    短短五年间,蓝海湾已在创业孵化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并成为港科大在大湾区的科创新名片。我们将以创新服务孕育突破,激发项目创造力及想象力,帮助种子团队将创新理念付诸于实践,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世界持续培养以应用港科大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独角兽企业。

  • 教育培训

    持续进修学院由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主导,依托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成立。借助香港科技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及与业界的紧密联系,学院旨在为大湾区科技人才提供在职非学位教育与培训, 成为一个提供高质量高层管理教育及高科技行业发展动态分享的专业培训中心。学院根据产业动态及市场需求不定期举办短期课程、工作坊及研讨会,为湾区科技创新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为各大企业、政府机构、大专院校提供定制化课程。
    持续进修学院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建设课程和师资体系。目前开设的课程涵盖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电子技术、金融科技、科技领导力、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品牌战略、研究方法等10大模块,开发20多名师资以及20多门课程,由港科大教授及知名专家学者授课,为科技从业人员提供广泛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教育课程,以满足其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需求。.

    • 请填写相关信息